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综]母仪天下最新章节!

    舒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建议搞几个药厂,如同大户人家每年配什么人参养荣丸,紫金活络丹一样,专门制作一些中成药,给百姓解决一些普通的病症。这些药可以放在各个药房出售,要看病的百姓过去说一下自个的症状,有成药的就可以直接拿成药回去,也省得让药房抓了药,回去还要自个花时间煎,放在寻常百姓家里,煎药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如果有成药的话,那可就方便太多了,遇上一些急症,也能够多争取一些时间。

    比起整理编撰一套全面的医典,这个可就简单太多了。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许多验方成方,那些大夫一般就是根据情况,对方子里头的一些药材分量做一些调整,反正除非是那种有着明确毒性的药材,否则的话,其实就算分量上头有一点不对,只要对症,其实并没有多大问题。

    其实像是宫里头,就有这些成药了,还是那句话,煎药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像是那些已经有了自个单独宫室的嫔妃也就罢了,她们那边自然能弄出几个炉子出来煎药,但是下面那些位份不高的妃嫔还有那些普通的宫人,哪有这个条件,宫里头就算是到了冬天,炭盆都是有数的,那些宫人大多数时候都是要想办法蹭上头那些妃嫔主子们的,要么就是想办法躲在膳房茶房之类的地方,就这样,平常使用的时候,也要许多人挤在一块才够用。连取暖都不够,还谈什么煎药呢!宫人们要是病到需要煎药的地步,那么,身份高一点的还好,可以歇一歇,身份不够的,等待他们的就是被挪出去,是死是活就听天由命了!

    所以,这些药丸子其实就是为了宫里这些人准备的,得了病,趁早讨一点丸药吃了,免得惊动了上头。

    当然,上头的人其实也会预备一些丸药,不过呢,那些多半是补药之类的,管理也非常严格,每一粒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能追究到个人,若是吃出了问题,就得层层追究。毕竟,丸药不比汤药,有能耐的大夫从汤药的药渣里头分辨药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可是要从丸药里头分辨所有的成分,那就有些不好说了!丸药容易被人偷梁换柱,一般谁也不会将这玩意嚼碎了再吃,所以,想要通过气味分辨更是不可能,有着这样的顾虑,上头的那些贵人自然不会放心丸药,生怕里头添了什么不能吃的东西。这才导致了这玩意在宫里头也就是不得宠的小妃嫔还有那些没什么地位的宫人才会吃。

    但是在民间,这种丸药就比较方便了,还节约时间,节约柴炭,甚至某种意义上,这些药丸子比一些庸医还要靠谱一些。

    不管怎么说,其实制备丸药的工艺其实早就成熟了,按照舒云的说法,只要配比没问题,做个简单的搓丸子的机器问题也不大,胤禛思索了一下,决定自个先找几个成方出来,试一试成本再说,要是成本太高,就违背了做这事的初衷了!

    舒云只负责出主意,至于之后怎么做,那是其他人的事情。事实上,只要有钱,许多事情都好做。

    就像是毛纺行业开始发力的时候,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舒云设计的那些纺织机,然后直接找了人修改了一下,弄到江南那边去用了,羊毛生意没法跟朝廷抢,普通的棉布还有丝绸的生意,在江南那边,中低端的棉布和丝绸其实还是被民间瓜分了的。

    这年头也没个靠谱的专利法,何况,那些技术之所以流传到江南,自然也有朝堂上面的一些因素,别的不说,三大江南织造都是康熙的心腹,名义上,他们掌握的只是高端的丝绸纺织业,实际上呢,中低端的也是要给他们交保护费的,他们要是不同意,你再好的技术,市面上连个蚕茧都买不到。

    有了这些机器,江南那边高档的暂且不说,放到后世,那种最顶尖的云锦也只能靠手工织造出来,机器什么的,大概在可以用人工智能操作之前,这种高端货色还是做不了的。但是,中低端市场是肯定要受到影响的,这能够让熟练的织工效率提升五倍到十倍,就算是差一点的织工,也能够很快上手。

    东西生产出来就得卖,国内消耗不掉,那就卖到国外去,因为对蚕种的严防死守,如今起码丝绸业还是大清这边垄断的,国外那边,为了是一块丝帕,都能卖出大价钱来。中原这边,寻常的商人能从里到外全是丝织品,差一点的走出去都要被人笑话,放到西方那边,哪怕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丝绸已经是珍稀货物。

    所以,如今光是在丝织品上头,大清就多了不知道多少税入,所以,在有着足够钱财投入的情况下,很多事情也就是比较耗费人力和时间,但是在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这些了!

    胤禛那边跑去跟另外几个兄弟商议着,先将一些可以做成成药,百姓平时也用得比较多的方子整理出来,算是第一期的成果,然后献给康熙,百姓就算是知道方子,但是也不认识药材,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朝廷可以出面牵头搞几个成药厂子,专门生产一些平时用得比较多,成本也不高的成药,方便百姓使用。朝廷要是不想出这个钱,可以像是给盐商发盐引一样,给那些想要干这一行的那些商人发放许可证,要是他们敢以次充好,搞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朝廷也可以追究。

    几个皇子一听,这事有搞头啊!又能赚名声,还能赚钱!这会儿看着胤禛的眼神简直跟看财神爷差不多了!

    他们几个皇子统一了意见,然后事情也就好办了!当下开始将下面的人指挥得团团转,准备来年万寿节的时候,来个一鸣惊人!

    这边,几个年长的皇子都进入了状态,胤褆和胤礽自然是有了一些危机感。

    尤其是胤礽,原本能够跟他争的也就是胤褆,但是如今呢,下面的这些弟弟一个个都像是从小奶狗变成了露出了獠牙的狼啊!胤礽如今不像是从前一样,觉得什么都理所当然了,不管是索额图的提醒,还是他在朝堂上经历的那些事情,都让他产生了一些危机感,他忽然发现,自个身边居然没有一个同盟,老大也就不说了,从小跟自己对着干,而下面的那些弟弟呢,似乎也跟他不亲近,或者说比较疏离,这就让他有些不舒服了!

    至于胤褆呢也是不爽,康熙越过了他,将能够露脸的差事给了下面几个小的,他可不管自个其实在文事上头不擅长,往来的也多半是武人,只觉得不公平。好在胤褆身边还是有个明白人的,明珠对他也是有些头大,太过刚愎,做事冲动,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如今上了船也下不来,明珠还真不乐意一直推着胤褆。不过事情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明珠呢,也只能认了,只得劝胤褆多拉拢一下下面的弟弟,另外就是,趁着这个时候,先做出点事情出来。你好歹要在朝堂上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什么的才行啊,光是每次围猎,打到的猎物多有什么用!

    虽说康熙是个杀兔狂魔,但是,人家这是锦上添花,不是靠着这个立足的!所以,你想要跟太子争,你得做点实在的事情才行。

    胤礽就算是性格上头有些毛病,但是他做事的本事是无可挑剔的,而胤褆呢,跟着去了两次塞北,结果头一次将黑锅扣给了裕亲王福全,以至于这位至今都对胤褆敬而远之,福全在宗室里头一向是个老好人,但是,再好人在看到一口又大又圆的黑锅严丝合缝地扣在自个头上的时候,也是要吐血的。

    第二次呢,也没捞到多少军功,就遇上了康熙染上疟疾的事情,要是大家都没主意,那也就算了,偏偏冒出一个四阿哥出来,一下子就把其他人比到泥里头去了!最重要的是,没决断也就算了,胤褆还做了多余的事情。如果康熙当时出了事,那自然没什么好说的,这叫有先见之明,但是康熙缓过来了,这就是心存不轨了!要不是康熙这个年纪,对儿女还算是比较宽容,只怕胤褆就因为这事,就能直接被康熙厌弃。

    胤褆很多时候做事,总是抓不住重点,这让明珠也觉得很吃力,带不动啊,很想要拍拍屁股告辞,偏偏还走不了!他身上,大阿哥一党的印记实在是太深刻了,谁也不敢用他啊,谁知道他会不会随时反水啊!

    不过,明珠自个算是挂在胤褆身上走不了了,他还有儿子呢,长子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不过下面两个儿子纳兰揆叙和纳兰揆方都还算是比较出挑的,明珠如今正琢磨着,要给自个的儿子选条比较靠谱的船,免得回头一家子一块儿都沉了。

    明珠如今就在偷偷考量着其他皇子,他也算是个老狐狸了,在胤褆身上走了一次眼,如今就得慢慢来,宁可锦上添花,也别一时眼瘸,选错了人。

    老实说,明珠如今就比较为难,康熙别的也就算了,教导儿子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或者说,康熙自个小时候缺少父爱,什么东西,几乎都是自己登基之后学的,他是那种近乎自学成才的皇帝,因此,等到有了自个的儿子之后,康熙就觉得,不能让自个的儿子们跟自己一样走了弯路,因此,对于皇子们的教育非常上心,什么都学,却并不教条,这也导致了,一帮子皇子,论起水平,其实都比较出众,都各有自个的优点。就像是胤褆,虽说做事老是出岔子,但是他性格直爽,颇有些任侠之气,对于自个看重的人,还是比较护短的,而且,他也不是什么耳根子软,没主意的人,举手投足,也颇有气度,可以说,也是个挺有人格魅力的人。

    其他皇子也是一样,各有各的好处,所以,就算是回头太子失了圣心,谁知道圣心又落到谁的身上呢?另外,选谁做储君,还得看康熙的身体情况,康熙要是活得久,说不定上头几个都没戏,到时候人家直接从心爱的小儿子里头挑了。这些都是问题,所以明珠必须要考虑周全了。

    在这种事情上头,明珠又要鄙视一下自个的老对头索额图了,在明珠看来,要不是索额图出了个做了皇后的侄女,以他的本事,能混个侍郎的位置都是祖上冒青烟了,一大家子的身家性命全寄托在太子身上,要是能干也就算了,偏偏一个个都是拖后腿的,太子就算是再能干,也经不住他们在后面帮倒忙,以明珠对康熙的了解,他琢磨着康熙顶多再忍个十年就已经是对太子父子情深了,到那个时候,赫舍里氏就真的要落魄了。

    总而言之,整个朝堂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看起来欣欣向荣的局面,大家都很乐呵,朝廷有钱了,下面那些官员就算是贪腐,也能多贪点。就像是几百年后,国家穷的时候,贪个几万块,就已经是大案子,等到后来,不弄坏几个点钞机,大家都不当回事!

    舒云也是从其他地方知道这些事情的,要不是江南那边一直是棉花,养蚕才是重心,都要闹出为了跟北方的毛纺竞争,搞出羊吃人的餐具了。原本舒云还想着,靠着技术上头的发展,是不是能够改变一下官场上头的情况,但是如今看起来,利益果然是天底下最可怕的东西,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可没几个人把持得住,何况如今官场上流行的就是千里当官只为财,而不是什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了!只怕到后来,胤禛上台,还得好好整治一下吏治,说不定到时候有的事情更难办一些。

    当然,现在的胤禛根本想不到那么多,后来的雍正之所以上台之后就大刀阔斧地改革,也是因为他已经发现,再不改革就不行了,大清可能就要完蛋了,所以,才那么着急,要不然,他虽说是个急性子,但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缓急的夯货!而现在的胤禛呢,去过的地方很少,也没见识过太多的黑暗,所以,他现在对于许多事情还是存在着幻想的,何况,他如今跟几个兄弟正沉浸在编书之中不能自拔呢!

    舒云对于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办法,上辈子的时候,因为各类新技术的井喷,还要海贸的发达,经济也非常繁荣,自然也有贪官污吏,但是朱元璋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遇上了就举起屠刀,到后来,遇上了就直接抄家,然后发配到穷乡僻壤,去搞他们所谓的教化工作,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威望很高,后头又有新兴的勋贵阶层,还有那些学习各种科学杂学的人才等着替补位置,最重要的是,即便不靠贪腐,想要多挣点钱,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所以,贪腐情况一直控制得还算是不错。

    而清朝情况又有许多不同了,官场上虽说对于那些清廉的官员多有表彰,但是问题是,整体风气如此,康熙在这种事情上又一向宽和到了近乎纵容的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不捞钱才是傻瓜!

    所以,这种事情,上面不下定决心整顿官场,那么,再如何折腾也是白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舒云如今手里头的那点权力,许多事情绕开胤禛都做不了,何况,舒云可以肯定,康熙一直关注着自己,所以,即便知道了一些事情,也只能当做不知道了。

    时间如同流水一般,一晃又是四年过去了。

    这四年里头发生的事情很多,国库有钱,康熙自然是非常放飞自我了,先是扩建畅春园,之后在紫禁城的时间就更少了,毕竟,畅春园地方大,住得也舒服,也不影响他处理朝政。除此之外,木兰围猎,北上草原巡幸塞外,南巡查看江南治水的情况,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出去一趟,大半的朝堂班子都要跟着出去,康熙又是个讲究排场的性子,国库里的银子哗啦啦地流出去,弄得户部那边心惊胆战,但是康熙人在兴头上,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提醒他,皇上你花钱太多了,有点吃不住劲啊!

    因为需要编书,所以,年长的几个阿哥如今根本没空跟着康熙一块儿出去,如今经常随驾的倒是下面几个小的,从老八开始,到老十三,老十四,这般一来,倒是叫胤禩如今混出头来了。

    胤禩也是聪明人,他很早就发现,不管是皇宫,还是朝堂,都是自个汗阿玛一个人说了算,既然都是被人利用,那么为什么不被最大的人利用呢!胤禩是不甘心给胤褆做马前卒的,因此,他宁可揣摩康熙的意思,跟着康熙走!

    对于这样一个总能够体察到自己心意的儿子,康熙自然用得顺手,因此,对胤禩多有褒奖,他这边还没真的出宫开府,就已经封了贝勒,后来呢,卫贵人也跟着升上去了,先是做了良嫔,后来又做了良妃。得了好处之后,胤禩就更来劲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