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综]母仪天下最新章节!

    胤禛在位三十二年,在这三十二年中,大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商业繁荣的缘故,原本比较封闭的对外政策自然被放开了,工业的发达带来了商品过剩,不得不向海外倾销,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再闭关锁国呢?

    来自全球的原材料被运输到大清,变成了更加精美的商品,然后被运上巨大的蒸汽货轮,运输到世界各地。对于许多原本就没有所谓工农业所言的地方的人来说,大清的商品质量好,价格公道,比起那些西洋商人卖的东西强太多了!他们那边原本物产就很丰富,大清购买的那些东西,原本对他们来说压根就没什么用处,但是就能从大清那里换来柔软舒适的棉布,轻薄的丝绸,雪白的面粉,轻巧实用的瓷器,甚至还有更加锋利好使的武器,只要给的代价足够,大清就算是火枪火炮也是肯卖的。

    在很多时候,经济其实要比武力更可怕!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掌握之后,那么,名义上这个国家是独立自主的,实际上呢,已经失去了自主权。上层的那些贵族尽情享受着来自天朝上国的奢侈品,至于下层嘛,他们只能不断劳作,为大清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还有一些会在大清商人投资的种植园还有一些米厂面粉厂之类的工厂工作,得到相应的报酬,维持相应的生计。

    大清发展得实在是太快,西方那边就算是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也拍马赶不上了,在经过几次海战之后,不得不老老实实跟大清一块儿分享海外的利益,忍受着最多的利润被大清攫取。

    而国内呢,情况也变得非常明朗了,工商业的发展让农业变得无利可图,大量的农业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转化为流水线上的工人,就算是购买机器进行大规模耕作,但是随着化肥的出现,粮食产量增长了很多,但成本也高了不少,化肥还有农药不都要花钱吗?偏偏国内粮食的价格一直保持着一个比较低廉的水平,家里有个人在作坊做工,靠着薪水就能养活一家子,因为粮食什么的是真的不贵。

    至于经济作物什么的,也不可能卖得太贵,真要是太贵了,还不如去海外买个种植园呢,横竖海运现在成本非常低了,所以,如今那些大地主就算是想降低租子,都没几个人乐意种了,也只能改成大农场模式,比起投资作坊来,虽说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收益率却不够高,要不是朝廷对于抛荒有着严厉的惩处,很多地主根本就不想种地了,因此一些地主为了避免抛荒带来的惩处,宁愿只要一点象征性的租子,就租给佃户耕种。

    北方草原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树木的种植让许多原本已经急速荒漠化的地方开始恢复了生态,虽说有着足够的收益,但是许多蒙古贵族已经不满足于生活在草原上了,毕竟,哪怕如今交通非常方便了,但是在草原上,想要过上又奢侈又舒适的生活还是不那么容易的,那些蒙古王公们如今也没多少兵马了,有钱就够了,因此,干脆搬到了中原居住,草原这边的草场定期叫人来巡视就可以了。一些比较有野心的,还在海外购买了牧场,准备将羊毛还有奶制品、肉制品生意发展到海外去。

    雍正二十六年的时候,胤禛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不管是汉、回、苗、藏,只要在朝廷认证家产(包括动产不动产)超过十万银元,就可以申请入旗,其实在这个时候,旗人的特权已经不多了,但是又不用多花钱,只是认证一下,每年多交点税而已,就能入旗,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一时间,汉军旗膨胀了几十倍,回、苗、藏人中的贵族也纷纷入旗,哪怕满蒙八旗没发生什么改变,但是俨然,旗人这下是真不值钱了。

    好在传统的那些旗人已经赶上了工业化的红利,满洲八旗都有固定的产业,后来胤禛代表上三旗牵头,与各旗旗主合作,成立了大清皇家集团,又是搞银行,又是搞商船,后来还搞起了军火生意,每年都会派发红利,就算是在家躺着不动,也能勉强养活自己,所以,对于新入旗的那些人,这些老旗人也就不在意了。

    在胤禛过世之后,大清皇家集团这才开始渐渐接受其他组织入股,不再仅仅是满洲旗独享了,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已经忘记以前旗人到底是怎么生活的了!旗人的桎梏被放开,他们有了更多的出路,更多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不会混吃等死,就等着朝廷发饷了!

    雍正过世二十年后,继位的弘晖,也就是长治皇帝,在退位为太上皇之前,下了最后一道诏书,表示大清自此以后,但凡身家清白,无作奸犯科之事,皆为旗人,不管满蒙汉回藏,都是一家兄弟,再无分别。

    其实因为工业化的缘故,蒸汽机大量使用,发辫并不方便,从雍正年间的时候,民间就有人私下剪去发辫,朝廷并不追究,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减掉了发辫,一般就是留着短发,等到后来,便是一些旗人也不留辫子了,等到长治之后,弘晖的儿子永珣继位之后,自个带头剪去了发辫,自然下面的官员也是上行下效,纷纷去辫蓄发,很少有人再留着发辫了。

    可以说,大清从各个方面都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

    舒云没想到之前那辈子自个还遗憾,又没等到红楼的结局,结果这辈子就转世到这个世界来了。

    舒云恢复上辈子记忆的时候刚刚在生孩子,孩子生下来了,就听到一个声音在那里大喊:“娘娘血崩了!”

    当然,舒云没死,哪怕没有恢复之前的记忆,舒云的身体也是一直经历了灵泉滋养的,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就血崩!事实证明,是一个产婆暗中做了手脚。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是一个坎,最是危险不过,也最容易出意外。那个产婆原本就是一边摆出一副要接生的样子,却是偷偷想要将已经露头的孩子往里塞,结果发现舒云生得太顺了,又有其他人看着,真要是强塞,立刻就要被发现,干脆趁着接生孩子,下面原本就很可能出现撕裂的机会,悄悄用刀片在舒云下面划拉了一个大口子,然后一边喊着止血,一边用力放血。这年头又没缝合技术,真要是被这么折腾,除非舒云愿意暴露自己的自愈能力,要不然,还真要完蛋。

    哪知道舒云恢复了前世宿慧之后,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她生的次数多了,对自个的身体也比较了解,哪里还能发现不了猫腻,当即强提了一口气,叫人制住了那个产婆,结果就在她袖子里找到了一个刀片,上门还有些许血迹。

    审讯产婆的事情不用舒云多管,舒云一边暗中动用灵泉配合医女止血,一边开始整理自个这辈子的记忆。

    舒云这辈子依旧是皇后,她丈夫是承嘉皇帝,这是大靖朝,皇族姓司徒,承嘉皇帝叫做司徒旻,十四岁就登基了,不过就是大靖的第三代皇帝而已。前两代为TAI祖太ZONG,TAI祖他老人家呢,原本就是个地方上头的小军官,前朝末年,天下大乱,他所在的军队因为拖欠军饷,还逼着他们到处灭火,好不容易立下了功劳,最后上面一分润,到了他们手里,上千个人都分不到几两银子,最后顶头上司一恼火,不干了,干脆也举旗造反了!

    这位TAI祖运气很好,而且在底层呢,也有些威望,所以,在上面的首领身亡之后,继承人压制不住局面的时候,他就脱颖而出,做了首领,然后又威逼利诱了几个读书人给他出主意,后来竟是在江南那边打下了一块地盘来。他本是金陵人士,后来便有同乡来投,比如说什么贾家,王家,史家之类的。

    总之,等到TAI祖登基的时候,大靖朝已经占据了中原的大半壁江山,然后TAI祖过世,太ZONG继位,继承TAI祖遗志,终于大致上统一了中原,也就只剩下一些当年所谓义军的残党还有些活动。只是,太ZONG这个做皇帝的,年轻的时候不懂什么叫做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的道理,每每奋勇争先,虽说在军中威望极高,但是呢,相应的呢,身上也受过不少伤,年轻的时候身体底子好,没什么感觉,等到天下统一之后,他年纪大了一些,旧伤复发,自然寿数不长。因此,先帝过世的时候,司徒旻作为太子,也就是十四岁而已,太后垂帘听政,等到司徒旻十五岁大婚,太后便还政给了司徒旻。

    舒云这辈子转世的身份叫做谢玉菽,是之前太子太傅的嫡幼女,谢家从龙并不算早,不过,当年谢家先祖乃是前朝大儒,前朝末帝时候,因为上书指出朝堂弊政,最后被逐出朝堂,名震一时,后来TAI祖占据了两省之地之后,便张贴榜文求贤,谢家那位先祖自个不愿意出山,不过却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仕了。

    谢家人不擅长什么谋略,但是长于实务,将后方管理得井井有条,只是没什么军功,因此,开国之后,也就是封了一个伯爵,一个子爵,不过谢家本来也算不得正经的勋贵人家,历代都是读书的,所以,虽说有爵位,干的还是文臣的差事,跟勋贵也比较疏远,毕竟,压根不熟啊!

    谢家如此这般,自然很得上头信任,舒云的父亲谢慎,并不是家里的嫡长子,爵位没他什么事,当然,谢家的人也不在乎这种爵位,像是舒云的大伯谢恪虽说是继承了爵位,可也是考了个举人的,当然之后没再考就是了。

    谢慎少年时候就有神童之名,一路高歌猛进,十一岁就成了秀才,后来因为连续守孝,耽误了两次乡试,但是不到二十岁也已经成为了进士。因为年龄的缘故,殿试上谢慎只是排在了二甲第二,连传胪都没捞到,但是论起才学,并不输给那一年的前三甲,如今那位状元早就没几个人记得了,而谢慎呢,却是在翰林院待了三年之后,毅然外放,十几年之后,带着治理地方的政绩进入了朝堂,被太ZONG重用,后来先是做了太子少师,给太子讲学,之后等到临终之前,又命谢慎为太子太傅。

    司徒旻要亲政,就得对外表示自己已经是个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成年人呢,那么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大婚,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太后就给她挑了谢慎的女儿。

    老实说,谢家本心并不想要送女入宫,谢玉菽是家里的嫡幼女,哪怕接受了正统的仕女教育,但是呢,家里对她的打算顶多就是嫁到一个差不多的人家做宗妇,皇家呢,情况太复杂,谢慎又是教导过司徒旻的,司徒旻的性子他了解几分,是个比较情绪化的人,这样的皇帝不好伺候。可是既然上面有了这个意思,那么,谢慎最终也只能认了。不认又能怎么样呢,人家要娶女儿做皇后,又不是进宫做妃嫔,你都不同意,谁都要说你一声不识抬举。

    谢玉菽入宫的时候,才十三岁,因此,自然是不可能立刻圆房的。可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了皇帝啊,因此,大婚没多久,宫里头就又有了好几个妃嫔。虽说谢玉菽名义上是皇后,实际上呢,上头有太后,下面还有那些还算受宠的妃嫔,哪怕司徒旻表现得挺尊重嫡妻的,但是在如今久经世事的舒云看来,司徒旻对自己的皇后,能有一分真心就不错了!

    这位就是个标准的帝王,一切唯我而已。或者说,大凡是皇帝,大多数都是自私自利的,当然,那种大公无私的也非常可怕就是了,因为这种人什么都能牺牲!

    舒云有些郁闷,自个这一次次的穿越,难度是直线上升啊!朱元璋虽说杀性比较大,但是呢,这位贫苦出身,另外就是舒云跟他算是患难夫妻,朱元璋并不是什么不念旧情的人。而胤禛呢,准确来说也是性情中人,起码比康熙好多了!只要初期有了一个良好的印象,后面也就没问题了!而这一位呢,似乎就应该是红楼里头那位后来退位的太上皇了,也就是说,自个刚生下来的儿子就是那个被废自尽,后来被追封的义忠亲王?似乎连他的子孙也没捞到什么好处?这也太悲剧了一点吧!难不成这影射的是胤礽?

    舒云如今记忆力很好,这会儿从记忆深处将自个曾经看过的红楼又翻出来看了一遍之后,里头对于朝堂上的事情都只是一带而过,好多用的都是隐喻,舒云也不擅长搞什么阅读理解,又没怎么看那些红学家对于里头的各种解密,因此,具体怎么回事,真的搞不清楚。

    当然,就算是她原著全看过,这也不能说就是真的攻略了,这里也就是一个平行空间分出来的一条时间线而已,所以呢,拿着攻略走,说不定就要南辕北辙。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舒云就知道,自个依旧是无路可退!膝下有儿子,宫外有娘家,她哪能抛下这一切!所以,如今还真的是得多低一低头,先在司徒旻那里刷好感度了!

    舒云嫁给司徒旻已经七年了,如今才有了这个孩子。司徒旻的孩子可是已经不少了,若是算上这些年夭折的,司徒旻的孩子早就超过了两位数,这等精力,他真的是发育得很好。司徒旻的长子是贤妃所出,舒云这边刚刚大婚不足一个月,贤妃就进了宫,她也是太后帮忙选的,舒云代表的是文官的势力,那么,贤妃就是勋贵一方的代表。贤妃出身镇国公府,那位开国功臣镇国公牛清如今虽说是年纪大了,但是人还健在呢。所以,贤妃进宫就是嫔位,后来有孕,便晋封为妃,她这七年时间,一直荣宠不衰,一共生了二子一女,但是只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也就是如今的皇长子司徒宽。

    另一个之前还算得宠的是丽嫔,丽嫔出身并不高,不过生得颇有几分美貌,这才得了一个丽字作为封号,丽嫔两次有孕,第一次因为年纪小,没保住,第二次生下了大公主,大公主有些体弱,丽嫔除了美貌之外,也没太多足以动人之处,因此这几年已经有些失宠了,便将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大公主身上。

    同样多次有孕的还有淑妃,她准确算起来,是带着前朝血脉的,前朝覆灭,末帝举火***,大靖便从前朝宗室中选了一个人出来,册封了一个安乐侯,安乐侯府占了这么个大便宜,要知道前朝就算是还在,他们也早就边缘化了,自然也很是老实。他们家管着前朝皇室的祭祀,算是世代承袭这个爵位了,原本先帝的时候就想要献女入宫,但是呢,家里头没有合适的女孩子,等到当今继位,就顺势将家中最美貌的女儿献了上来。

    安乐侯府可没有什么夺嫡之念,献女完全是为了表达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