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综]母仪天下最新章节!

    在田蚡搞出了命案之后,陈家和窦家那边也发觉到了不对,几乎是立刻想办法将自己撇清了。其他人呢,也不是傻瓜,自然不愿意让别人觉得自己是跟人串联起来的,因此,一个个也是非常迅速地将能撇清的干系都撇清了,假装自己是清白无辜的。

    但是任何事情,都会留下一定的痕迹,刘彻一开始的时候,还怀疑是不是田蚡得罪了什么人,但是最后发现,田蚡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关键是这里头串联的人究竟是谁,很快,刘彻就发现了窦婴在里头的作用。

    窦婴也很乖觉,他直接认了。他不认也没办法,窦婴的确是个比较天真的人,但是呢,他同样具备一个家族子弟的觉悟。他只是窦家的族侄,比较小的时候,文帝就被迎入未央宫做了皇帝,堂姑母做了皇后,两位族伯虽说那时候没有封侯,却也被接到了长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窦家的不少族人也跟着到了长安,窦婴因为聪明颖悟,是个会读书的苗子,便成为了下一代里头重点培养的对象,甚至得到了比窦长君之子窦彭祖更多的资源。

    窦婴差不多是跟先帝一块儿长大的,他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窦家人大多数学的是黄老,窦婴却是去学了儒,以前的时候,窦婴没什么感觉,而到了现在,窦婴却知道,如果没有窦家的庇护,他这个窦王孙压根什么也算不上。至于那个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真要论起功高,他还能胜过周亚夫不成?而周亚夫后来怎么样了,还不是直接被先帝赐死了!

    窦婴也就是在新君登基只几年,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己自负的那些,压根什么用也没有。以至于到了后来,曾经在他们家只能待在角落里头的田蚡都能肆意羞辱自己。

    可以说,一直到了现在,窦婴才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他这个姓氏,以他的性子,早八辈子就完蛋了!因此,这一次的事情,窦婴直接揽在了自己身上。他的理由也很简单,田蚡欺人太甚!

    窦婴一股脑儿将这些年受到的委屈跟刘彻倾泻了出来。原本建元新政失败之后,窦婴也就心灰意冷了,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头,跟一干食客饮宴就是了,窦婴这个魏其侯也有上万户的食邑,自个手里头产业也很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收入,就算是生活奢侈一些,也是承受得起的。

    结果呢,田蚡先是在外头放话,将窦婴那些食客大半都拉走了,这也算了,人各有志,窦婴显然是没什么前程了,田蚡呢,却是炙手可热,然后呢,窦婴平时本来也就是跟仅存的门客灌夫喝喝酒,发发牢骚而已。田蚡突然就上门问窦婴索要长安城外的一个田庄,窦婴又不欠田蚡的,相反,田蚡欠窦婴的人情不少,窦婴性子高傲,怎么可能给田蚡送礼。

    窦婴拒绝之后,田蚡就在外头造谣,说窦婴如何如何悭吝。最让窦婴愤怒的是,田蚡将窦婴给耍了,他说要到窦婴家里做客,这年头,像是这等列侯人家,迎接贵客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几乎半夜就要开始准备,可以说,这算是最盛大的礼节了,结果天都要黑了,都不见田蚡的人,要不是灌夫上门强请,田蚡压根连面都不会露,到了地方,直接说他睡过头了,昨儿个是开玩笑的,一点歉意也没有。

    另外呢,零零碎碎的事情很多,比如说田蚡请客的时候,故意给窦婴难堪,在外头说窦婴的坏话,田蚡那些门客们呢,也各种羞辱……窦婴说到最后,脸上青筋都冒出来了,然后直接了当地表示,田蚡这般,实在是欺人太甚,所以,窦婴这些年来,就准备了一些田蚡的黑料,然后就发动了自己当年做大将军和丞相时候的一些人脉,甚至还花了不少钱,说动了许多人弹劾田蚡。原本不过是给田蚡一个难看,让他也做不成这个丞相,谁知道田蚡居然这么大的脾气,当着皇帝的面都敢杀人呢!

    当然,窦婴那个脾气,直接当着刘彻的面就说道:“武安侯在陛下面前尚且这般肆无忌惮,何况我这等过了气的人呢!早知他这般能耐,我何苦跟他闹成这个样子!”

    窦婴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彻虽然也有些怀疑,毕竟老实说,窦婴在朝堂上头,因为脾气太臭,或者说性子太耿直,其实人缘并不算好,但是呢,窦婴真要是被逼到那个份上,没直接花钱找那些游侠给田蚡难堪,而是花钱找朝堂上的官员弹劾田蚡,已经算是比较讲规矩的了,反而是田蚡更不讲规矩一些。

    窦婴毕竟还曾经做过刘彻的老师,因此,刘彻比较敷衍地安抚了窦婴一番,这事也就算是轻轻放过了。这年头流行大复仇思想,以田蚡对窦婴做出来的那些事,脾气坏一点的,直接砍了田蚡都是正常的事情,所以,窦婴这般也是情有可原。

    只是田蚡这人这般睚眦必报,毫无容人之量,加上又贪得无厌,索求无度,刘彻已经是厌恶至极,对田蚡难免起了杀心。

    结果呢,那边王太后对自己的儿子太了解了,或者说,她对老刘家的男人太了解了,一个个都是薄情寡恩的货色,因此,她明白,这一次说不定田蚡真的要在劫难逃。田蚡是家里的幼弟,小时候,几乎就是王太后这个长姐带大的,所以,王太后对这个弟弟感情也很深,她无论如何也不能看着田蚡去死。

    王太后犹豫了一番之后,终于去找了窦太主,跟她谈条件,让窦太主帮忙劝说刘彻。

    王太后的条件就是,她会劝刘彻立皇长子刘衍为太子,但是窦太主必须保证田蚡的性命无忧,至于爵位什么的,可以另说。

    窦太主之前就听窦家的人说了刘彻可能有的打算,等到日后找个机会害死自己的女儿,然后立其他女人为后。至于太子什么的,这个位置可不牢靠,窦太主可是记得自己上头四个长兄到底是怎么死的!那时候,最年长的兄长都已经成婚生子了,结果到最后还一场风寒就没有了!这里头没有文章才怪呢!

    所以,在皇宫里头,要害死一个人真是再简单不过了,就算是立了太子,那又如何呢?因此,窦太主对于王太后的这个建议,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但是,王太后的一句话打动了窦太主,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当初文帝逼死了自己的舅舅,就已经是前车之鉴,若是再来一次,只怕日后都没人敢当这个国舅了。王太后直接轻飘飘地表示,陈须和陈蟜那个性子,可比田蚡糟糕多了,田蚡起码还有几分能干呢,那两位完全就是烂泥糊不上墙!如今田蚡遭殃,日后轮到陈家兄弟两个,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窦太主的确对自个的两个儿子加起来都比不上对舒云这个小女儿,但是,毕竟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总是要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的。被王太后这么一说,顿时,窦太主有些犹豫不决起来。

    王太后一番言语,窦太主想了半天,表示自己需要回去跟人商量一番,王太后发现窦太主动摇了之后,顿时就松了口气。窦太主前脚刚回到自己的太长公主府,后脚长乐宫就送来了大批财货珍宝。

    窦太主生活一向奢侈,哪怕舒云用红糖生意补贴了她,她又得了当年太皇太后剩下来的所有私房,但是呢,以她的大手大脚,如今居然还有些入不敷出,加上陈须和陈蟜有的时候也会跑到太长公主府打一点秋风,自然手里头的存款更不够用了,如今长乐宫送来了厚礼,窦太主一下子心动起来。

    窦家虽说是这事的主谋,但是也被吓了一大跳,他们本来是想要显示一下自己的能耐,好跟田蚡谈条件,哪知道用力过猛,弄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也觉得应该见好就收。因此,窦太主上门说了王太后的意思之后,窦家这边就觉得暂时这样就可以了,要是穷追猛打,只怕回头真的就彻底撕破脸了!王太后不敢恨自己的儿子,还不能迁怒窦家吗?只怕到时候刘彻自个后悔了,也要找窦家的麻烦,不如给刘彻找个台阶下一下。

    因此,窦家这边下了决心之后,窦太主就进宫了。

    窦太主以前的时候,总是拿自己当做是刘彻的恩人,因此总是招人不快,但是呢,窦太主要是乐意做低伏小的话,还是很能够讨人欢心的。就像是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后被废,迁居长门宫,窦太主几次想要帮助女儿复宠,却发现刘彻铁石心肠之后,就直接改变了方针,在刘彻那里示弱,甚至还将自个的面首带到了刘彻面前,表示我这是将自己的把柄送给你了!这般一来,窦太主总算是得了一个善终,但是,陈须和陈蟜却在丧期因为争产,还有居丧不谨直接被赐死,但那也是窦太主死后的事情了。

    如今窦太主心里头明白刘彻不是以前那个需要依赖自己的人了,因此,她自然转变了自己的态度,拿着奉承自个弟弟的本事,将刘彻奉承了一番,最后又是打了一番感情牌,算是在刘彻那里得了一句准话,那就是田蚡不会死了!

    很多时候,对于权贵来说,法律这玩意是有着很多解释的,像是田蚡这次杀人呢,可以解释为激愤之下失手,那这个罪名可就从故意杀人变成故意伤害致死了,量刑自然要轻一些,另外就是,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从来同罪不同罚呢,因此,刘彻在廷尉那边给了一个意思之后,很快,廷尉那边就揣摩了刘彻的意思,给了相应的判决。

    田蚡呢,丞相的位置肯定是做不成了,武安侯的位置也没了,还罚了两千金,最后蔫耷耷地回去了。

    田蚡可不是什么打碎牙齿和血咽的人,知道这事是窦婴的盘算之后,就满肚子都是报复的念头,可惜的是,刘彻烦透了他,压根懒得听他说话。老实说,这次的事情,对于刘彻来说,在名声上头也有一定的打击。田蚡犯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素来媚上欺下,等到刘彻登基之后,便是对刘彻这个皇帝,也有些颐指气使的架势,何况是对其他人呢!因此,之前田蚡被关在廷尉大牢之中的时候,就有人想要落井下石,还有许多人直接跑到廷尉衙门告状,廷尉那边,哪怕如今开始用纸办公了,田蚡的罪名也有了厚厚一大叠。

    而这些罪名堆到刘彻面前,自然是让刘彻怒火中烧。如果田蚡死了,刘彻自然会迁怒他人,就像是当年淮南厉王刘长死了,文帝直接将一路上不敢给刘长吃饭的官吏都杀了一样,但是问题是,田蚡没死,刘彻心里头就永远留了一根刺。

    田蚡呢,市井里头长大的,之前也是得意忘形,连让刘彻将武库那边腾出来给他扩张丞相府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但是等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次算是栽了,一时半会儿压根不敢再出现在刘彻面前,只能跑到自己姐姐那里诉苦。

    王太后也是已经发觉,刘彻这个儿子是靠不住了,她是个有着旺盛的权欲之心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安安心心在长乐宫做她的皇太后,她要做的是另外一个吕后,再不济也得是另外一个窦太后,而不是如同薄太后一般,连自己的兄弟都无法庇护。

    因此,田蚡这边进来哭诉,可谓是火上浇油,而王太后当初答应了窦太主的事情还不能不履行,真要是她将窦太主给涮了,说不定回头窦太主就能立马大嘴巴到将她手里关于王太后,王家还有田家的把柄全丢出去,再在刘彻那里添油加醋一般,田蚡估计还得进去一趟。

    另外就是,在汉室政坛上头,信义其实非常重要,你要是在这种事情上头信用破产了,那么,王太后还想要在长乐宫发号施令,那就没几个人乐意听了。

    因此,哪怕心中不甘,王太后也得履行对窦太主的约定,因此安抚了田蚡一番,让他回去消停一些,别的不说,起码要做出一副闭门思过的模样,等到刘彻这边气消了,自然罚酒三杯,给个台阶下一下,再镀个金什么的,也就复爵了。

    然后,王太后就找来了刘彻,说起了立太子的事情。

    刘彻对此非常反感,毕竟对一个还比较年轻的皇帝来说,立太子感觉就跟咒他去死一样。但是呢,王太后的理由也很多,高祖那时候也不喜欢刘盈,但是为了稳定后方,确保自己就算是有生之年不能横扫天下的话,后面还得有个合适的继承人继承父辈的事业。而文帝进京之后没多久,也直接立了先帝做太子。

    先帝登基没两年,也立了刘荣,之后刘荣被废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立了刘彻!前头几位先帝都是如此,那么轮到刘彻,却这般拖延,难免要叫下面人心不安。

    刘彻还想要耍无赖:“我如今就这两个儿子,这太子的位置,本来就是他们的,不是他们,还有谁呢?”

    王太后叹道:“你也知道,你如今就这两个儿子,你要是现在如同先帝一般,一下子十几个儿子也就罢了,但是,皇长子刘衍既嫡且长,你都不肯立,朝臣也就罢了,阿娇怎么想,你姑母怎么想,窦家怎么想……这些都是问题啊!”别看王太后说了中肯话,但是实际上还是在给陈家窦家上眼药。

    王太后之后直接隐晦地表示,横竖现在就算是立了太子,太子在太子宫中也只能是读书,真的要将自己的手伸到朝堂上,起码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到那个时候,你要是还没有其他儿子,那就真的没太多办法了,两个儿子之间年龄差距过大,所谓国赖长君,幼子登基,将来是会面临很多问题的。

    别的不说,刘彻登基的时候,先帝都亲自给刘彻举行过冠礼了,结果怎么着?到最后,太皇太后足足压制了刘彻五六年,刘彻才算是有了喘息的余地。

    王太后有的话根本没有明说,总之,先立一个太子当备胎,等到了那个时候,多做多错,总能够找到合适的理由的。甚至,就在这皇宫里头,难道刘彻这个皇帝,对一个黄口小儿都没什么办法吗?

    而刘彻心里头却知道,事情根本没有王太后所想的这般简单,皇后这些年在民间的名声可以说是越来越高,尤其,随着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的传播,在士大夫这个阶层,舒云的名声几乎已经被推到了一个被神化的地步。

    想想看吧,东汉时候,改良了造纸术的蔡伦是个宦官,是个被几乎所有的臣子“另眼相看”,在划分奸佞之人的时候,永远会被预留一个名额的宦官,而且这位还不是那等比较清廉忠诚的宦官,做过不少不法之事,但是就因为他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