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综]母仪天下最新章节!

    汉历927年,关中发生特大地震,大汉前面十几代帝王的陵寝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地质上头的断层。自从君主立宪之后,除了依旧掌握兵权,其他的权力都已经移交给了内阁的大汉皇室终于同意,对先代诸位先帝的陵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后来人终于有幸可以看到原本只在史书上寥寥几行的各位先帝的陵寝的原貌。

    事实上,从七八百年前开始,皇室对于陵寝的态度已经出现了变化,在之前的时候,汉家风俗,事死如事生,因此,即便是有几分家财的平民,往往为了孝道,甚至会倾家荡产,为先人厚葬,以至于有一阵子,盗墓成风。即便朝廷对此出台了严厉的律法,也无济于事。

    那个时代,主动要求薄葬的帝王并不多,头一个呢,就是孝文皇帝刘启,这一位做皇帝的时候,就极为仁厚,轻徭薄赋,将田税下降到了三十税一,后来又废除了肉刑,可以说,孝文皇帝在世的时候,天下人心才算是真正向汉了。

    第二个呢,就是孝敬皇帝的皇后陈皇后,陈皇后一生都是一个传奇,虽说她是皇后,但是呢,她在汉室历史上的地位,几乎超越了绝大多数的帝王。因此,陈皇后过世之后,她成为了诸夏有历史一来,唯一一个有谥号的皇后,而且谥号是史无前例的圣字,号称孝敬圣皇后。与孝文皇帝活着的时候就非常简朴不同,陈皇后在世的时候,算不上简朴,相反,她其实一直追求生活上头的舒适,甚至为了自己起居舒适方便,还发明了许多东西。

    比如说,后来汉室建筑中,在墙壁隔层或者是地板隔层铺设铜管,夏天的时候,在铜管中注入井水,冬天的时候,注入热水,以此保证室内的冬暖夏凉,一开始就是陈皇后的发明。要知道,那时候的铜就是货币,汉室那时候的建筑又非常高大,为了保证室内四季如春,需要使用的铜的数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可以说,后来汉室生活之中,许多美食,还有一些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器具,几乎都跟陈皇后有关系,按照后人开玩笑的说法,陈皇后让汉朝的饮食休闲文化起码提前了三百年。

    但是,在陈皇后晚年,就明确表示,自个死后,不许厚葬,根据野史记载,她当时的语气非常讥讽,表示自己要是真的也陪葬了各种金银珠玉,只怕回头全天下的盗墓贼都要惦记着自己的墓葬了!

    之前的时候,似乎大多数人都觉得,人死之后会生活在地下的国度,因此,各种陪葬品可以让人死之后依旧能够过上如同活着的时候一样的生活,甚至是更好的生活,所以,就算是那些穷光蛋,死之前也要想办法弄上一罐子的五铢钱跟自己一块下去,可是事实上呢,舒云又不是没死过,除非她愿意将那些财富全塞到自己那个越来越大的空间里头,否则的话,钱财这种东西,那真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但是舒云本能地除了将知识记在脑海之中之外,每离开一个世界,几乎从来不会将任何东西带走。

    当然,后世的史学家呢,都将陈皇后此举神化了,毕竟,陈皇后本身从少年时候开始,就是一个传奇。

    相比较于她那个存在感不是很高的丈夫来说,陈皇后简直就是皇室历史上女性的巅峰与偶像级人物,等到汉室实现了君主立宪之后不久,就开始有人对陈皇后的一生开始了反复的研究,陈皇后的传奇被搬到了电视电影上头,大家都对此乐此不疲。

    而皇家呢,也跟着凑热闹,将一部分的档案解密了。

    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陈皇后与她那个英年早逝的丈夫堪称是帝后情深了,毕竟按照结果论,孝敬皇帝的两个儿子都是陈皇后生的,唯有长平侯的姐姐卫夫人生过两个女儿,其他人都无所出。所以,由此可以证明,孝敬皇帝与孝敬圣皇后感情肯定非常深厚。而且,孝敬圣皇后执政期间,反复将孝敬皇帝的遗志拿出来说,又多次前往孝敬皇帝的庙堂祭拜,如果不是两人之间感情深厚,何必如此呢?

    但是等到皇家解密了一部分当时的帝后起居注之后,顿时真相就出现了。事实上,这对夫妻在孝敬皇帝登基之后,就貌合神离。即便这门婚事,实际上是孝敬皇后的生母王太后当年一力主张求来的,甚至一度留下了所谓金屋藏娇的佳话。

    事实上,所谓的佳话,根本就是假话,孝敬皇帝说这句话的时候,不过就是四岁,这还是虚岁,实际年龄刚刚两周岁多一点,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孩子,才刚刚能够完整地说出一句比较长的话来呢!所以,按照常理推断,这句话就是王太后反复教给自己的儿子的。

    而之后呢,情况就很明显了,陈皇后的生母窦太主当时可是窦太后和孝景皇帝身边的红人,她得了王太后母子的承诺之后,立马付诸了实施,在自个的母亲和弟弟那里拼命说栗姬和栗太子的坏话,虽说孝景皇帝废太子之事不能完全说是因为自己姐姐的缘故,但是很显然,窦太主在栗太子被废,孝敬皇帝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陈皇后的年龄足足大了孝敬皇帝六岁,孝敬皇帝十五岁就大婚,陈皇后成为了太子妃,在这个阶段,两个人还算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亲密,因为这个时候,孝景皇帝在世,作为儿子的孝敬皇帝立足不稳。可是呢等到孝敬皇帝登基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按照起居注的记载,光是帝后二人之间的争执就出现了许多次,一直到孝敬皇帝新政失败,差点被废黜,两人才再次和好如初,但是等到孝敬皇帝地位稳固之后,他又故态复萌。

    一开始的时候,陈皇后还常常与丈夫赌气争吵,但是,在建元二年的下半年,陈皇后大概已经对这段感情心灰意冷,在之后,起居注中再无两人争吵的痕迹,两人更像是单纯的合作对象。

    与新政失败之后,一直在蛰伏的孝敬皇帝相比,孝敬圣皇后具备着天生的优势,她祖母还在,依旧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因此,许多事情,孝敬皇帝做不了的,她却是可以做。

    孝敬圣皇后原本还在闺中的时候,便是极为聪明颖悟的女性,出嫁之后,一开始耽于爱情,等到她发现爱情不能带给她任何安全感之后,孝敬圣皇后就恢复了原本的理智或者说是睿智。

    总之,在看过孝敬圣皇后从建元二年末开始做出来的一系列举动之后,后来穿越剧盛行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位一定是穿越的,穿越之前,也肯定是那种学霸级别的人物。但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既然是穿越的,为什么会一度被孝敬皇帝迷惑呢?事实上,以孝敬圣皇后少女时候的身份,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未来的夫君,几乎就代表了皇位的归属,其他的皇子未必如同孝敬皇帝一般薄情。要知道,根据起居注的记载,孝敬皇帝当皇帝也就不到十年的时间,十年里头,他临幸过的有记载的女人就有好几百人,这些人中,除了卫夫人曾经生育过两个公主之外,其他的因为无所出的缘故,在孝敬皇帝过世之后,便都被遣散出宫了。

    关于孝敬皇帝的死,正史上表明是当时的淮南王刘安意图谋反,然后借助于平阳长公主的宴会,在淮南翁主刘陵的掩护下行刺。

    但是后来计算机发明之后,朝廷利用超级计算机整理石渠阁的时候,在一个原本大概是宫中杂役居住的屋子里头找到了一本保存很好的笔记。这个笔记的主人原本是孝敬皇帝身边的内侍,孝敬皇帝遇刺身亡,身边伺候的人自然都被问罪。孝敬圣皇后保下了绝大多数人的性命,将他们贬做了宫中低等的杂役,在各个偏僻的宫室办差。

    这个内侍留下了一本笔记,里头主要是他在宫中见识过的一些事情,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孝敬皇帝死亡的真相。事实上,孝敬皇帝与自己的堂妹淮南翁主有染,淮南翁主以自己有孕为由,与孝敬皇帝在平阳公主府私会。淮南翁主野心勃勃,妄想将孝敬圣皇后取而代之,便命人暗中隐藏,行刺孝敬圣皇后,她压根没想到,这些死士真正服从的是自个父亲的命令,刘安并不觉得刺杀皇后有什么好处,他觉得皇帝死了对他好处更大,因此,直接就行刺了孝敬皇帝,可以说,孝敬皇帝实际上是活该了。

    老实说,在起居注公布之后,一大堆憧憬着金屋藏娇爱情的少年男女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心碎了,现实实在是太残酷,他们真是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事实上,刘家公布的起居注,几乎都证明了刘氏皇帝贯彻始终的薄情,堪称是一如既往,以前的时候,还觉得有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但是事实证明,现实更加残酷,那位完全就是个得了好处还卖乖,翻脸不认人的货色。

    至于后来孝敬圣皇后言必称先帝,其实不过是传统而已,就像是高祖皇后吕后,高祖生前都要被小妾逼到头上去了,但是死后为了掌握权力,也得时不时地将高祖的名字拉出来溜一圈呢!毕竟,哪怕汉室女性的地位一直挺高的,女子可以立户,有自己的财产,还有女性得以封爵的,但是呢,在权力场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依旧是典型的男权社会,所以呢,孝敬圣皇后不过就是为了自己的主张能够通过,才会不断提起丈夫的名头。

    即便公布了起居注,但是哪怕那时候白纸已经出现了,史官们撰写起居注的时候,依旧保持了之前用竹简时候的传统,写的东西,能有多言简意赅,就有多言简意赅。要不是孝敬圣皇后在执政的时候,强制要求公文的书写,必须增加句读,以免造成误解,既然官场上头如此,民间也开始流行起了断句之风。史书也是官方的记载,因此上头的记载同样断句非常明确,只是,一句话就那么几个字,谁能从里头猜出更多的信息来啊!

    汉代虽说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按理说,史料的记载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断层,但是架不住当年长乐宫曾经有过一次政变,当时太后强势,皇帝都大婚了,尚且不肯放权,甚至想要废黜皇帝,改立幼子为帝,皇帝得知消息之后,当机立断,带着自己的心腹,提前发动政变,后来太后被迫还政,退居修德殿。期间长乐宫因为这次变故,起过一场大火,许多只留存在长乐宫的文档记载都因此损毁,比起竹简来说,白纸做的这些记录更加不耐燃烧,因此丢失了不少史料。

    后来,汉室才算是出了一条新的规定,史官将事情记载下来,经过太史令核查无误之后,便会印刷几份副本,分别保存,以免出现意外。

    而作为在长乐宫居住的时间最长,遗留下了最多史料的孝敬圣皇后,自然有很大一部分的资料在这次的政变之中损毁了,而当时却是有副本作为陪葬葬入了茂陵的。所以这一次的保护性发掘,很有可能将当时的一些真相都揭露出来。

    长安第一大学校内网,一个帖子迅速飘红置顶。

    1L:你们看到考古系那边公布出来的孝敬圣皇后复原图了吗?先放图,美!美!美!舔屏!【图】【图】【图】

    2L:楼主是考古系的吗?我们历史系还没收到消息呢!哇,果然是美人啊!那个时候的画师水准实在是太差了,画的人样子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哪有本人这么美貌!

    3L:楼上见过孝敬圣皇后的画像?我柠檬了!楼上到底是什么身份啊,这些画像可是从来没有对外公布过的,只有参加几种祭祀才有机会看到呢!楼上有没有拍个照?

    4L:怎么可能,我那一次还是沾了我老爹的光,才能稍微近距离看一眼呢!还拍照,那种场合,你要是敢带不该带的东西进去,回头直接要被问罪的好吧!

    5L:楼上似乎暴露了什么,近距离看一眼,楼上不会是哪个列侯家的世子吧!大佬,还缺大腿挂件吗?能挣钱,能卖萌,上过大学的那种!

    6L:呵呵,现在的列侯,还有几个像样的,不都是躺在祖宗的功劳簿子上享受生活啊!

    7L:楼上这话可就说错了,看看这个:《汉室立国七百年列侯名录》,这里头不知道有多少谱系彻底断绝了好吧!当年高祖他老人家说什么国以永存,施及苗裔,结果呢,几十年的功夫,开国那会儿的列侯就没剩几个了,等到武帝登基,虽说武帝一朝,册封过的列侯数量最多,但是除国的列侯数量更多好不好!事实上,立下能够封侯的战功不容易,但是除国真是再容易不过了!想要对付你,总能够找到理由的。有一年的时候,武帝觉得混吃等死的列侯太多了,直接用供奉宗庙的黄金成色不足这个理由,就直接撸掉了一百多个列侯。唉,要不是这样,其实我也算得上是个侯N代呢!

    8L:喂喂,咱们不是来瞻仰皇后娘娘的盛世美颜的吗?怎么楼都歪到这个地方来了!

    9L:咳,情不自禁!实际上楼上说得也不对,有几支其实被除国了好几次,之后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恢复了爵位的,也是有的!

    10L:算了,不听你们说祖上那些事情了,谁让我们祖上没赶上那段时候呢,要不然的话,未必不能立功封侯!咱们还是先看看孝敬圣皇后的复原图吧!这个复原图看起来就是个蜡人,看不出什么孝敬圣皇后的风采嘛!

    11L:这本来只是通过骨骼复原出来的,能有什么神采气质啊!2楼不是说见过画像吗?画像感觉如何?

    12L:其实也就是那样了,那时候白纸刚刚发明,以前绢帛上也不好绘画,原本国画艺术也就是在孝敬圣皇后中年之后才出现的,一开始的时候,据说画得还比较抽象呢!就像是我们现在看过的以前那些墓室的壁画一样,就是个意思而已。可惜照相机的发明是孝敬圣皇后过世几十年后的事情了,要不然,就能留下照片了!

    13L:呵呵,我就不信你不知道,最开始的照片是个什么样子,看起来都特别奇怪好吧,真要是那时候拍了照片,说不定我们现在的人看起来,还觉得那时候的人都长得歪瓜裂枣呢!那时候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还写过一首赋赞美过孝敬圣皇后的容貌气质呢!

    14L:难道只有我觉得那时候的人形容美人比较奇怪吗?像是诗经里头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感觉这些比喻都比较奇怪啊,真要是按照这些将人画出来,那是恐怖片吧!还有,司马相如这家伙就是那时候的御用文人,他拍的马屁,真的有多少可信度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