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综]母仪天下最新章节!

    刘盈大婚之后没多久,刘邦就因为某一日饮宴,喝多了一些,又在高台多吹了一会儿风,然后就病了。

    刘邦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比较长寿的了,但是,老实说,他的生活习惯其实并不好,一直以来放浪形骸,而且年轻的时候也是吃过不少苦头的,其实前几年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已经出现问题了,只不过呢,他忍得住,而且呢,如今皇宫里头医疗水平还是可以的,自从跟匈奴那边互市之后,汉室还跟辽东那边有了联系,那边不少小国,或者说是部族原本就是中原的藩国,以前的时候做赵国,做燕国,做秦国的小弟,如今呢,既然汉人已经能跟匈奴人掰腕子了,那么,他们不介意继续朝贡长安。

    辽东那边在如今许多人看来,白山黑水,是个苦寒之地,那里生活的部族呢,一般就是以打猎,捕鱼为生,根本不知道,那里其实也有着肥沃的土地,可以进行耕种。因此,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

    舒云呢,也叫人在那边开了一个欈市,跟他们交易皮毛,珍珠,还有就是人参,实际上,舒云更想做的就是直接派人移民,将辽东地区开发出来。那里可是好地方,肥沃的黑土地,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只要能够解决御寒的问题,那么,那里立马又能成为一个大粮仓。

    而人参呢,迅速被那些医者所接受,并神化了起来,像是刘邦,如今呢,别的可以不吃,三五不时地弄点参汤,那是一定要有的。

    除了人参之外,其他的补品如今也有了不少,刘邦呢,后来就是跟在舒云这边用膳,通过饮食方面的调理,刘邦的身体总算勉强保持了一定的活力。

    但是他年纪终究不小了,哪怕如今比起以前节制了许多,曾经糟践身体造成的那些损伤也是无法真正恢复的,他免疫力开始下降,不过是多吹了一会儿风,就染了风寒,继而感染了肺炎,放在后世,肺炎其实很简单,用上一些抗生素,也就扛过去了,但是放在这个时代,一旦感染了肺炎,要么就是靠着自己的免疫力扛过去,要么,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情开始恶化。

    哪怕刘邦作为天子,富有四海,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的,不过就是靠着那些补药,激发自身的潜力,勉强支撑而已。

    刘邦也算是个狠人,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即将步入死亡,因此,便干脆利索地将需要自己安排的事情就都先安排下来。

    太上皇几年前就过世了,刘邦的兄弟呢,都已经分封了出去,刘仲当年抛下代地跑得飞快,刘邦看在是亲兄弟的份上,没有追究他的失土之责,但是相应的,他也不可能继续再做诸侯王了,让他做,那也没人愿意相信这个遇到危险,跑得比谁都快的家伙啊!因此,他最终就落了个合阳侯的位置,至于刘交,也就是封了个吴王。接下来呢,自然就是刘邦的那些儿子了。哪怕如今年纪还小的那几个,刘邦都直接封了个王位,表示等到自己过世之后,这些皇子全部就国,不要继续留在长安了!为此,直接给这些儿子配齐了王傅,还有国相之类的属官,等着自己死后,度过孝期,他们就老老实实带着自己的属官直接去封国。

    倒不是刘邦信不过舒云和刘盈,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他们已经封王了,那么,留在长安就不合适了,一方面,封国那边不能总是让下面的臣子代管,另一方面呢,他们也需要独立,不能一直依赖于皇帝来生存了!最重要的是,刘邦不愿意回头京中有什么不稳定的因素,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在这些儿子耳边说一些有的没的,他在的时候还好,他以后不在了,自个皇后还有刘盈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另外就是,刘邦对于除了刘盈和刘如意的那些孩子,其实没有太多的感情,其实几年前,就已经有人上书要求刘如意就国了。刘邦对刘如意这个儿子是真的心疼,之前张敖被废黜了王位,贬为南宫侯,就这个,还是看在他老爹张耳的面子呢,毕竟,张耳那时候跟刘邦关系还是不错的。然后,赵国可是个好地方,人口也多,也比较富庶,因此,哪怕听舒云说,赵国的土地上也存在一些矿产什么的,最好还是由中央控制。

    但是架不住刘邦心疼儿子,想着儿子离开长安之后,一应供给,就需要封国的出产了,要是弄个贫瘠的封国,儿子岂不是要吃苦?赵国呢,气候水土都比较合适,每年的财政收入也很不错,有矿产的话,那就更好了,回头少府跟赵王那边一块开发,也让自个的宝贝儿子多一份进项。因此,张敖那边刚刚丢了赵王的位置,刘邦就立刻将原本被封为代王的刘如意,改封到了赵地。

    按理说,那时候,刘如意就该去封国了,但是刘邦舍不得,硬是留着,好在刘盈不是什么小气的性子,跟刘如意呢,关系也不坏,因此呢,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若是换个小心眼的,只怕早就对刘如意不满了。

    但是如今情况不一样了,等到自个过世了,刘如意要是还想再赖在长安,那可就比较碍眼了。既然心爱的儿子要就国,那么其他儿子凭什么还能继续留在王宫里头呢?都滚蛋算了!横竖到了封国,都是他们自己的地盘,到那里反而轻松自在。

    刘邦一向偏心偏得理直气壮,舒云也懒得为了其他那些庶出的皇子来争取,实际上,这些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或者说,原本姓刘的这些男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至于刘邦下了这个诏令之后,宫中那些妃嫔们是个什么想法,舒云也懒得理会。

    戚夫人呢,对此倒是挺高兴的,她其实很有自知之明,她之前盛宠,在宫里头得罪的人多了,皇后腰杆子硬,自己有本事,娘家得力,儿子的太子之位也非常稳当,所以不跟她计较,但是其他的妃嫔呢,或多或少都受过她的欺负,刘邦真要是过世了,大家都留在宫里的话,回头难免要被其他那些妃嫔下绊子。而儿子就国之后就不一样了,她会跟着过去做王太后,到了那里,她就是真的当家做主了。

    同样松了一口气的还有薄氏,她呢,原本是跟着魏王魏豹的,魏豹死后,她们这些原本魏豹的姬妾就被送入了未央宫。

    问题是,薄姬那时候年纪也不能算是很年轻了,刘邦宫里头美人多得很,哪里会记得薄姬。

    薄姬不过就是偶然刘邦兴致上来了,结果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心意的人,然后就临幸了她,结果,她运气非常好,就那么一次,薄姬就怀上了,生下来的就是刘恒。即便如此,薄姬至今也没个明确的位份,要不是舒云定下了宫里头的规矩,生了儿女的妃嫔都会提升一定的待遇,薄姬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因为这份运气,薄姬在宫里头,其实很是小心谨慎,生怕惹了别人的眼,如今听说可以就国了,哪怕封地是代地,薄姬也是松了口气。

    说是代地,但是其实比起当初刘喜的代国,可是缩水了不少。原本代地是个比较苦寒的地方,好在舒云后来在代地推广大豆种植,前两年从匈奴人那里得到了棉花的种子之后,又叫人在代地推广种植棉花,以经济作物为主,又减免了那里的赋税,代地附近还有一个欈市,这也导致那边经济变得发达了许多,如此一来,比起十年前,代地可是繁华太多了。

    不过,薄姬可不知道啊,她一直以来,就是个没多少见识的深宫妇人,对于宫外的印象还处在当年还在魏王宫中的时候,因此,依旧觉得代地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能够当家做主,总比留在未央宫好。

    至于其他妃嫔,倒是想继续留在长安,倒不是贪恋长安的繁华,实在是她们多半没什么根底,也没有得力的娘家,像是刘长,他生母是当年张敖身边的姬妾,刘邦路过赵国,宠幸了她,然后呢,张敖就将人供了起来,后来有人告张敖造反,自然她们这些姬妾也跟着下狱,那个时候,赵姬就已经怀孕了。

    就算她怀的不是刘邦的孩子,对于孕妇,也是有优待的,因此,舒云听说之后,就叫人将人放了出来,又叫人查询了当时的记录,确定是刘邦的孩子之后,就将人接到了宫里。

    赵姬当年也就是张敖的姬妾,就算有点心机,但是呢,她没有靠得住的亲信,也没有娘家,就算是生了个儿子,可是刘邦呢,对她几乎没什么印象,后来也没宠幸过她。但是,能够留在宫里头,起码不会有人欺负他们母子,可是真要是去了封国,那就不一样了,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这一次,刘长可没混到淮南王这个封地,那里可是好地方,英布造反失败之后,淮南国就被直接收归朝廷管理了,少府派人过去开采煤炭,现在南方那边,许多地方使用的煤炭,要么就是出自那里,要么就是出自丰沛附近,这等财源滚滚的地方,如何能让诸侯王掌控。

    因此呢,刘长的封地却是在江都那边,离南越不是很远,距离海边也不算远。那里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常年都会有台风,如果不能够好好治水的话,洪涝灾害也是三五不时会发生的。

    赵姬愿意跟着儿子去江都那才叫奇怪呢,她本来就不是吃过什么苦的人,不像是薄姬,原本在魏豹那里就不算受宠,而赵姬呢,生得美貌,本来在张敖那里,就是有几分恩宠的,而后来呢,张敖被问罪,降为南宫侯,就这还是看在他老爹是张耳的面子上,要不然的话,就跟魏豹,英布他们一个下场了!

    因此,哪怕一开始下狱的时候吃了一点苦头,但是在她表示自己有孕之后,赵姬就得到了妥善的照顾,等到被接到宫中之后,生下了皇子,她的日子只会更加好过。

    江都那边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赵姬委实是不乐意过去吃苦的。

    其他的那些妃嫔想法其实差不多,刘邦呢,给儿子安排的都不算什么太好的地方,过去都是要吃苦,好好建设封国的,毕竟,按照舒云的说法,这也是皇家子弟的责任,你们这一代人要是不好好吃苦,将封国建设得富裕完善起来,轮到你们的儿子的时候,日子只会过得更加糟糕。再加上他们那时候孤儿寡母的,未必指挥得动那些属官,还不被人架空了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哪里愿意远离长安,面对一个不可测的未来呢?

    问题是,他们再不乐意,刘邦下了决心,他们也只能一个个在长乐宫表示,自己会遵从天子的旨意,等到天子归天之后,老老实实前往封地就国。

    刘邦安排好了其他的儿子,然后呢,就轮到太子这边了,刘邦琢磨了一下,也没留下舒云,只是留下了刘盈,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太子你长这么大,朕管过你的时间并不多!不过,你将来也是天子了,许多事情自个得心里有数才可以!作为皇子,乃至作为天子,你本身就得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你能够真正依靠的,你能够依靠的,唯有你自己!”

    “你母后是个聪明人,有想法,有手腕,也有能力!”刘邦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道,“朕知道,比起朕,你更信得过你母后!毕竟,你算是你母后一手抚养大的,小的时候呢,你性子稍微弱了点,但是如今,也算是掰过来了!这样很好,但是,这还不够!”

    刘邦拍了拍刘盈的手臂,咳嗽了两声,然后继续说道:“你母后如今看起来没什么私心,毕竟,她就你们一双儿女,对吕家那边呢,也没有多少照顾的意思,可是,你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你母后没有私心上头,作为帝王,如果不能有自己的权柄,那么,还要做什么皇帝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盈自然也明白刘邦的意思了,做天子的,就要有一颗唯我独尊的心意,权柄这种东西,唯有皇帝才能有,太后的权柄,也该建立在皇帝身上,而不是能够越俎代庖。只是,刘邦这般说着,对于刘盈来说,一时间也没有太多的体会。毕竟,他并没有真正坐到那个位置上,因此呢,只是点了点头:“儿臣明白!”

    刘邦看刘盈的眼神,就知道他不过就是应了一声而已,但是他却知道,如今刘盈想不到,但是等到他真正做了皇帝,就知道不能让其他人掣肘自己了。

    像是刘邦,他还是开国皇帝呢,刘太公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太上皇,有的时候想要多插几句嘴,刘邦都要生气的。何况,舒云如今掌控的权势和资源,即便是刘邦,也有些心惊了。

    汉家皇帝,不介意跟妻子,跟母亲分享权势,但是前提是,这要在一个度内,刘邦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不用担心自己的妻子盖过了自己的权威,可是,儿子就不一样了。刘盈比起来,并不是非常强势,回头真要是让自个的妻子掌握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将儿子当做是傀儡,那刘邦觉得自己到了地下,也是不会安心的。

    这辈子,刘邦没搞什么白马之盟,实在是因为如今异姓王已经好几个了,推恩令下,异姓王顶多也就是三五代的王位,之后也便就沦为寻常彻侯,之后更是会没落下去。

    越是品味这个推恩令,刘邦越是品出了其中的妙处,一方面呢,也能给予这些功臣相应的富贵,五代绵延,不成问题,这已经算是不少了,须知始皇帝打下了天下,也就穿了二世而已。皇家尚且不能千秋万代,何况是下面的臣子呢!

    如此一来,这些臣子想要保住自己子孙后代的富贵,就得继续努力,好好立功,再不济,也要想办法继续抱老刘家的大腿,别的不说,拍马屁总是会的吧。要不然的话,他们的地位就会被新兴的功臣所取代。

    刘邦一点也不意外会有新的功臣出现,别的不说,像是南越内附之后,西南那边,又有几个小国似乎是起了内附的心思。虽说有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但问题是,跟大汉比起来,那些小国连鸡都不算,所谓的国主,原本就没有多少权威可言,他们更像是部族的首领,茹毛饮血,披发文身,压根没有所谓的文明可言。因为朝廷的政令,这些小国呢,女性一直在外流。如今中原这边娶妻成本是越来越高了,因为女性会受到教育,她们呢,也能掌握一定的经济权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