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历史的模样最新章节!

   不过,剑有双刃,镜子有两面,你不可能指望所有的事都只有正面没有反面,要真这样咱们这个不叫地球,得叫火星了,咱不能泼洗澡水把孩子也一起泼掉。

    话说回来,这个所谓的“龙骨”上面因为有刻文,药材商们觉得就不象是龙骨头,于是想办法把这些刻文给刮掉——不知道多少历史就这么没有掉了。还有的药材商就不收这些有刻文的骨头。

    因为跟着这些骨头一起挖出来的还有一些玉器铜器,这东西药材商不要,古董商们要,于是农民把这些有刻文的骨头也搭在铜器玉器中给古董商,多少能卖两个钱。于是古董商们也随便搭两个钱,顺便捎上了。辗转有几块骨头卖到北京,然后引起京津官员的收藏热。最终,一名叫刘鹗的候补官员开始对这些骨甲进行完全的收集研究。

    说起刘鹗我们可能不熟悉,但说起老残,大家估计就比较熟悉了,我们中学课本里头学过的《老残游记》就是他写的。但是在金石界他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号,也就是他的字“铁云”——中国第一部关于甲骨文的著作,就叫《铁云藏龟》。刘鹗终一生之力,到处游历,并不是为了给我们的中学课本写游记,他是在找这些商代的甲骨。

    刘鹗这一生,一共收藏了五千多片甲骨,然后把龟甲的拓片排印出版,就是著名的《铁云藏龟》,当时这些甲骨收集有多难呢?举个例子:清末大臣端方也在研究这些甲骨,他收购的市价是二两五钱银子一块骨头——这一块骨头够一般老百姓过个小半年了,五千多片得一万多白银,但连端方之势大也收不得多少片,可见刘鹗收集之艰难。

    但是虽然当时京津不少人都对这种甲骨感兴趣,但是无人能够识别它的内容。刘鹗《铁云藏龟》的五千多拓片,为甲骨文的研读作出重大贡献。在《铁云藏龟》付印后的第二年,吾邑先贤孙诒让破译了这甲骨天书,写成了甲骨文翻译的第一部字典《契文举例》。当然这里面因为已经译出了文字的解读,所以还有他解读出来的包插对商代的占卜、祭祀、官制、方面等方面的考证,于是商王朝的历史华丽丽地重现了……解读甲骨文有多神奇,如果我们知道许多的历史都留文字记载,但是我们仍然如瞎子摸象,就是因为这些文字都成了“死文字”,无人能读。玛雅文字上千年都被认为是外星人留下的文字,西夏的文字在明代还使用,到清代就无人解读了,是考古找到一块汉字和西夏文的双语对照碑才解读出来,元朝的八思巴字曾经是东西方通用文,但现在也成了死文字,为了研读这些死文字,无数学者穷经皓首几百年,也只译得数十字。

    而孙诒让从《铁云藏龟》到手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把它给破译出来了。

    天才很多都是很神奇的跨界全才,就象刘鹗就是老残一样,孙诒让之所以能够破译这甲骨文,也因为他在其他方面也是高级人才,他花了二十七年研究周礼,写成《周礼正义》,周礼的思想在被儒家学徒涂抹了几千年以后,终于还原到今天让我们可以客观解读,他写了《墨子间诂》等书,今天我们讲周礼,讲墨子,都是从他的书里来得到解读。他既古老又时髦,既解读五千头的骨头也脑子活络,活学活用周礼和墨家的实践精神,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在当时建铁路、开矿业、办船务公司都是走在时代前列,最终他把所有挣来的钱用来兴办西学、女学、幼学等三百家学堂,传播传统文化和先进科技的对接。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