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燕战天下最新章节!

盖聂出自他的门下,足以说明他的武艺不弱。只是天下之争,谋略和兵法称雄,个人武勇不足为道,所以被后人忽略了而已。

    帛布秘籍长达十数米,上面画满了小人舞戟而动的招式:或进或退,或攻或守,或钩或劈,或刺或削,或腾或闪……总共三十六式,每式又变化万千。

    三十六式,对于原本精通技击的顶级佣兵来说,只需两天即可熟悉其招式,但是要掌握其精髓并融化贯通,以三十六式演变为千式万式,还得假以时日。

    在三十六式的背面,又另画有招式,名为“破天三式”。

    虽然只有三招,除了图画演示外,上面还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注解,讲解招式的要点和精妙之处。

    第一招:举重若轻,石破天惊。

    其招式是将全身之力贯注于一招之间,通过瞬间的爆发力,将攻击力和速度提升到极致,一招败敌。其精妙和艰难之处在于并非一味的倾力而击,攻击的角度居然是诡异的曲线进击,从对手意想不到的角度一击致命。之所以不是刀法,而是戟法,就是因为戟本身有着更多的攻击方式,能刺能削,能劈能钩,能挑能啄,更加增加了攻击绝度的诡异性。这是爆发力和技巧的完美的结合招式,适用于速斩弱于自己的对手,缺点是一击若不能制敌,则自己气力大损,很难再发出第二招高爆发力的绝命招式。

    第二招:举轻若重,四两拔千斤。

    这招却是以柔胜刚,以巧制敌,虽只一招,却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精妙之处就在于两个字:卸、缠。任你泰山压顶,我以拨动鹅毛之力卸之,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如影随形,不死不休。虽不能一招制敌,却能面对强大的对手处于不败之地。其缺点在于防守有余,攻击不足,明显的保命招数。

    第三招:似重非重,似轻非轻。

    这招其实并不能算上一招武技,重点讲述的是如何将两招完美结合起来,巧中有狠,狠中有巧,攻中有守,守中有攻,令对手防不胜防,适用于战力差不多的对手。

    这三招是整本戟法中的精髓,即便习武天赋强如姬丹,练了一个晚上也只将第一招练到了八成境界。

    天色微白,姬丹舞断了整整八根木杆大戟,才停止了练习。普通的木杆戟,虽然也是经过繁琐的工序所制成,极其坚韧,但是姬丹倾尽千斤之力的挥舞之下,也是不堪承受的。

    这种精妙招数,只能适用于两军阵前斗将之时,真正的两军混战厮杀,面对那些密如蚁附的敌军士卒,还是他前世所修习的那种简单直接的招数更为有效。

    所以能够习得那三十六式精妙戟法,再加一招绝命招式,哪怕是对于一个身先士卒的战王,也已经足够了。

    而姬丹之所以苦苦练习戟法,也是有原因的,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骑兵与步兵之间的差异,一个配上双马镫的骑兵,绝对抵得上五个步兵绰绰有余。

    而马背上作战,明显枪、长刀、槊、矛和戟这些长大的武器威力更大。

    至于双马镫,这种简单的发明,对于他来说,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

    正如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指出的:“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马镫的历史意义太重大了,但是发明这玩意却太简单了,它的发明仅仅只是一个创意而已,只要被人仔细观察1分钟,很快就能盗版出来。

    ******************

    襄平城内,燕军大营。

    姬丹正忙着监造他的趁手兵器。

    铁匠铺子里,狗屠和几名铁匠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不过姬丹的所需要的大铁戟也总算是打造成形了。普通的铁戟只要打造戟头即可,但是姬丹要的铁戟却是全身都是纯铁所打制。

    战国时期,铁器原本就缺乏,加之那时炉温不够,粗制滥造出来的铁器则又硬又脆,反不如工艺成熟的青铜器,像秦军之中就大多数用的是青铜兵器。

    这柄铁戟,狗屠和几名铁匠轮流打制,已经锻打了三天三夜。铁器是锻打得时间越久,铁中的硫等杂质才会越少,硬度和韧性才会更好。否则用不了几下,在姬丹那种千斤巨力之下,恐怕就会咔嚓从戟杆中间断裂成两截,变成周杰伦的双节棍了。

    姬丹掂了掂手中的兵器,十分趁手,重量大约有六十多斤,长度则在一丈三左右,锋芒凛冽,冷气森森,只是放在那里,就透着股凌厉的杀气。

    狗屠投奔姬丹之前,既做过屠夫,也当过铁匠,倒是没忘了老本行,这柄戟虽然是连夜赶制而成,却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兵器精品了。

    戟身镌刻着两个大字——破天!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