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晚唐驸马最新章节!

 “护国公所言不错。若是陛下真心想吃,老奴可以派人去学学,到时候陛下再尝尝鲜。”

    “不用到时候,老奴已经派人去学了。相信今晚陛下就可以吃到。”

    一时之间唐武宗似乎变成真正的皇帝,下面太监为讨他欢心,用尽了本事。

    吃不过是小道,唐武宗现在最关心的事情是另一件,对着李德裕问道:“李爱卿有何高见?”

    自始至终李德裕始终没说一句话,这才是唐武宗最关心的地方。文宗在位时,李德裕与唐武宗就经常见面,两人也算得上是好友。对于李德裕的本事,唐武宗很是赏识。现在这么问李德裕,问的当然不是吃,而是鱼恩抛出那个观点,有吃便是天子恩德。

    “嗯哼!”

    似乎今天嗓子不舒服,这已经是仇士良第二次咳嗽。第一次咳嗽是提醒王公长,第二次咳嗽自然是在提醒李德裕,叫他不要乱说。

    李德裕也是老狐狸,片刻之间他便想了个两边都不得罪的办法。只见他迈出一步,然后抬手说道:“敢问陛下,何为盛世?”

    突然问了个毫不相干的问题,问的唐武宗有些懵。但出于对李德裕的信任,他还是如实回答:“国富民足便是盛世。”

    “臣斗胆再问,我大唐现在可算盛世?”

    “连年灾荒,几经战乱,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太宗,高宗之时,也非玄宗之时。国库早已见底,百姓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看得出,唐武宗不是个自欺欺人的皇帝,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臣有一富国足民之法,本来尚在思虑中,既然陛下问起,臣就斗胆先说说。”

    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最感兴趣的事情便是富国强民。闻听此言唐武宗下意识的身体向前倾,急忙问:“李爱卿快说,无论是否可行,朕都褒奖。”

    李德裕也不客气,直接高声谢恩:“臣谢主隆恩!”

    作为老朋友,两人一唱一和都是戏。让仇士良恨的牙根直痒痒,偏偏又挑不出毛病。为了打断两人的配合,更为了告诫别人,朝堂上谁说的算,他恨声说道:“陛下,已经是午时了,按照惯例该退朝午餐了。”

    惯例,又是惯例。唐武宗登大宝以来最讨厌的两个字就是惯例。每次仇士良都用惯例打压自己,让他感觉管理比他这个皇帝还大。偏偏他又不得不服从惯例,因为打破惯例更麻烦。

    唐武宗不是没试过打破惯例,例如官员任免上,他就试过破格提拔一些自己人。可是到最后他才发现,自己提拔的人,都被惯例挤了出去,反倒让仇士良的人破格挤入不少。

    今天他可以打破这个惯例,明天仇士良也可以打破那个惯例,后天就是鱼弘志再打破一个惯例,怎么看吃亏的都是皇帝。

    惯例让唐武宗又爱又恨。爱的是,有惯例保护,他才能安慰坐在皇位上。恨的是,因为惯例限制,让他寸步难行。

    好在今天唐武宗并不孤单,鱼弘志似乎下定决心与仇士良决裂,再一次开口帮了他一把。

    “护国公此言不妥。以往早朝散的早,并不是因为惯例,而是早朝上没那么多事。遥想太宗在位时,琐事繁多,早朝变成秉烛夜谈也是常有的事。”

    晚唐时期虽然宦官专权,但还没到汉末曹操,晋末刘裕那种毫无顾忌的地步。太监们虽然控制神策军,但知道他们的权利来自皇帝。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少不了天子。更何况,曹操把持朝政,有满朝文武支持,刘裕建宋,百官归心,百姓尊奉。而太监们有啥?照比上面那两位,他们啥也没有。虽然能安插点心腹,但是有宰相在,他们安插不了太多,唯一能控制的就是皇帝托付的神策军。没了皇帝的支持,恐怕他们连神策军都控制不稳。

    所以太监们只能通过控制皇帝来把持朝政,而控制的方式就是惯例,用各种各样的惯例把皇帝约束在他们希望的位置。而且有惯例在先,上至宰相,下至百官也说不出什么,不会造成太大的冲突。

    可是今天不同,仇士良说是惯例,鱼弘志说不是,而且搬出唐太宗做例子。在唐太宗的后人面前,谁敢反驳太宗?鱼弘志自然又压仇士良一头,气的仇士良在那一个劲儿的发抖。

    既然早朝继续,那就得有人发言,身为大唐宰相,中书令,李德裕这时候需要做个表率:“陛下可知道昨日义昌驸马用何器物做菜?”

    这可把唐武宗难住了,君子远庖厨,帝王更不可能出现在厨房,想了半天,还是超脱不掉既有认知。

    “无非就是鼎,釜,锅之流。”

    回答的不错,只是有一点,唐武宗说的锅是砂锅,而不是铁锅。

    “陛下所言不错,只是有一样,驸马所用之锅并非砂锅,而是铁锅。”

    皱眉问:“铁也能做锅么?”

    在古人看来,铁属于硬金属,融点高,对模具的要求也高,用铁做锅确实有些困难。

    “微臣开始也不知铁能做锅,但驸马手里确实有一口铁锅。”

    “这和国富民足有何关系?”

    话题又回到唐武宗最关心的事情上,站在唐武宗的角度上看,实在想不出铁锅和国富民足有啥关联。

    身为宰相,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上查天听,下体民情。在这一点上李德裕做的非常好,他知道百姓的难处在哪里,国家的难处在那里。

    “陛下可知我大唐子民,多用砂锅做熟食。鼎釜之器造价高昂,远飞寻常百姓所能接受。但砂锅易损,每年年余十之一二皆花在砂锅上。若是能降低在锅上的消耗,百姓每年能省下的消耗可不是一点半点。只是推行铁锅还有两大难处,一是铁锅制造是否繁琐,而是百姓能否接受。”

    这里说的熟食不是和现代熟食的概念有所不同,包含的比现代熟食观念多得多,李德裕说的熟食是任何做熟的食物。

    唐武宗自然没李德裕体恤民情,但是他相信李德裕,知道这位宰相说的应该不错。顺着李德裕的思路,他懂了铁锅的重要性。不只如此,这位才思敏捷的皇帝陛下,马上把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若真如李爱卿所说,马上传旨向天下百姓推广铁锅。”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